由扶輪社基金會所發起的Tour de Blast,籍由單車活動籌募款項, 幫助根除小兒麻痺症,其活動已有25年了,今年的費用僅美金$55元($65送紀念T Shirt一件),騎乘路線為132公里,以完善的公路設施,獨持的火山地型景觀,合理的道路支援,和完成後免費的餐飲,可謂最佳的單車活動之一,雖然不是比賽,沒有計時晶片、沒有Gran Fondo華麗的拱門,沒有沿途群眾的歡呼聲,但是為了善款,為了一睹聖海倫火山的面貌,更為了自我挑戰,擺脫新中年危機,每年六月再忙,都不可以錯過的單車活動。
先感謝校長威叔的帶領,自2005年第一次登上聖海倫火山後 ,便成為每年單車訓練朝聖地,近年來校長威叔因身體狀況,將本隊的事務交給了校總阿Ming哥打理,退居為榮譽主席,阿Ming哥也秉持親力親為的態度,維持本隊的傳統,不管天氣如何,一律按表操課,常常在不知不覺中被阿Ming哥的熱血打動了。還記得去年的TDB(Tour de Blast)又是風又是雨,在第二個休息站大部份的人已受不了山上的低溫,紛紛折返,唯有阿Ming哥不畏寒風,一人攻頂,這異乎常人的毅力與堅持,為本隊的表率,阿Ming哥說:"既然參加了,就要完成!!!",我去年為了買iPad,只騎了一半就跑了,拿了個"DNF"回家,想起來就慚愧,又是"蘋果"害的...
如果問起在亞洲那個國家辦過最多國際級的單車活動,我想大家應該都會首推日本,完善的道路建設,獨特的人文景觀,到日本參加單車賽,應該是每個對單車的狂熱者至少要去一次,才不枉此生,阿Ming哥帥先士卒,與教父Boon哥將於今年11月13日挑戰日本沖澠的Tour de Okinawa 210公里,勢將掀起本隊另一股日本風潮,感受有別北美洲的另一種風情。
臉書是最快擁有朋友的地方,不管認不認識,總是可以加到一堆人,由於我喜歡騎單車,便加了許多照片裏有載單車帽和輪子的朋友,在去年看到一則有關台灣武嶺單車訊息,我也是一時好奇看看而已,在今年爬完聖海倫火山後,忽然收到阿Ming哥簡訊,他說有機會要上台灣武嶺,哇!這是阿Ming哥繼挑戰沖澠島2011,又一次勁爆消息,阿Ming哥對單車活動的熱忱,在本隊是有目共睹的,只要阿Ming哥所提及的活動,無不身體力行,不過往往隊員的回應,有如"朝天放砲"(空響),臉書有人回,email沒有人回,阿Ming哥更是再接再勵,時時發現新路線,上回的Port Angeles 連續35公里的爬坡,又讓我單車的熱血擁上心頭,澎湃不已,由於我暑假回台,為了單車熱血的阿Ming哥,先行武嶺探路,號稱東亞最高的單車路 - 武嶺,我來了。
很久沒和大家見面了,首先感謝Andrew提供Tour De Victoria的訊息,我原本想又是Gran Fondo Canada搞得自行車活動,我連地圖都還沒看懂,便收到教父Boon哥的email,要和教皇一起報名,真是帥先士卒,在這春暖花開的春天,投下一顆震撼彈,不過又是雷聲大,雨點小,大夥反映泠淡,可能是怕坐船,教皇Anthony以61歲高齡,挑戰Tour De Victoria 140公里,庇美台灣的”菜籃伯”,小弟我是深感佩服。
教皇教父都叫了,到底去不去,要在現實與理想中做決定,看了Tour de Victoria網站三天,GPS地圖都畫好了,原本想從家裏出發,騎去坐Ferry,再搞個240公里的epic ride,不過這樣的夢幻旅程,怎麼能少了我們的阿Ming哥,好不容易等到老婆放假,老媽打麻將,即刻傳了簡訊通知阿Ming哥,阿Ming哥也就爽快的答應,大師Yildare在得知消息後,也要插一腳,就這樣,三人出擊挑戰維多利亞。
坐了7點的BC渡輪,在8點半準時到達Swartz Bay碼頭,以往到陌生的地方騎車,全靠 Garmin edge 500 的 course 功能,先在電腦把路線規劃好,當然這次也不例外,不過一出碼頭,怎麼回事,地圖不見了,我還以為是我的 Garmin 出了問題,和阿Ming哥檢查後,連他的也是一樣,天啊!原來我們錯過了第一個轉角,騎錯方向,Garmin不能顯示正確的方向,路線便消失在螢幕上,不過還好以前乳鵅吃得不少,憑著第六感辨別方向,還難不倒我,繞過了維多利亞機場,便從W Saanich Rd南下,右轉Willis Point Rd 就開始一路辛苦的Rolling hill, 一波接著一波,不過山林間的小徑,陽光、樹蔭、鳥語花香,宛如歐洲田園景色,也忘了辛苦,大師Yildare爬坡不是強項,早已落後,我和阿Ming哥在半路等他,還不見他的蹤影,不一會卻傳來大師在大叫”好爽啊!Very Good!" 我原本還以為他中邪了,不過等他到了,一直說這bike route實在太棒了,各位,這路線好不好?不用我再多解釋了吧!不過我還是要說一句:「Yildare大師,您可不可以下回騎快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