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September 12, 2012

High Pass Challenge 2012

各位看倌大家好:
今年從LA回來在飛機上看到的Mt St. Helen 火山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High Pass Challenge,HPC(High Pass Challenge)就是由Packwood出發,經Randle轉25號公路至Windy Ridge Viewpoint, 騎程182公里的限時單車活動,參加費用為$90美元,不為了爭取名次,為的只是壯麗的風景。活動不是比賽,是自我挑戰的登山限時活動,從去年開始,大會也提供"Timing Chips"給需要的參加者,不過需付$5購買晶片,雖是限時活動,但是大會並無檢查站或稽查人員,防止車手偷跑或是走短路回來,全憑車手誠實和自我約束,即然是限時活動,大會也提供獎勵給不同時段完成的車手,七小時內完成給"金緞帶"(也是我一貫戲稱的"金牌"),九小時內為"銀緞帶",十小時內為"銅緞帶",一樣的獎牌只是緞帶顏色不同,金銀銅的獎勵是純屬"娛樂效果",及自我肯定,並不是比賽的獎牌,就和Gran Fondo 的紀念牌沒有兩樣,畢竟最重要的是自我騎行的過程,就是喜歡挑戰群山峻嶺,和一睹聖海倫火山的風采才來參加,不管事後結果如何,完成後的心情應該是愉快的,因為是靠自己的體力和意志力完成,挑戰的是自己。
2008-2012 連續五年的挑戰

   HPC是我每年自我驗收成果的活動,也是我最喜愛的活動之一,藉由活動來肯定自我今年單車訓練的成效,活動路線包含了平路,山坡路及爬山路段,180公里合理距離,道路狀況良好,爆胎機率不高,更可以目睹獨特的火山景觀,每年開放至Windy Ridge Viewpoint 的停車場可要視路況而定,大都不超過兩個月,多數時間不開放車輛通行,如果不是藉HPC 騎行的活動,可能一輩子都看不到聖海倫火山及靈湖,在被火山吞噬的山坡地騎行,枯木像牙纖一般插在山坡上,一遍死寂,與上山之前高聳的森林道路,有如天堂與地獄的差別,每每上山無不抱持謙卑的心,感受這大自然的力量,萬物生生不息,浴火重生,每年朝聖一次,看到去年熟悉的樹木又長高了,心中湧入無名的喜悅,感謝HPC,也感謝"可樂果"(Colnago),也感謝同行的車友。

今年HPC 天氣因素比去年少了七公里

   今年是第五年挑戰HPC,原本以為又是單人獨行,我想其餘隊員心中還是過不了"金銀銅牌"的門檻,認為奪金才是騎行的目的,而忽略難得一見的火山景緻,我還是一如既往的詢問大家,難得有阿Ming哥、大師Yildare和教皇Anthony的熱情響應,我們就一行四人挑戰今年的HPC 2012。教父Boon哥與生化戰士Winkle在前往西藏取經的路上不能同行,期待他們早日歸來,分享西藏的騎行故事。

   HPC的騎行是星期天,週六到Packwood還晴空萬里,晚上卻碰到大雷雨,還好活動當天早上雨停了,不過吹著15公里西風,兩週前大會因為道路施工問題,將活動路段改道,路線從182公里改為196公里,金銀銅牌的時間也各延長了半小時,活動前兩天又因施工單位延期,改回原路段,活動當天山頂大霧加上路面坍方一半,在Cascade Peak設下路障,人車皆不得進入,大會又改從Cispus Road 上山為175公里,比去年少了七公里,路線也比往年簡單一些,以往四年從未發生的情況,今年真是一波三折,我還笑著跟大師Yildare說,今年拿"金牌"希望大了,活動在早上七點準時開始,馬上就衝出去緊跟著帶頭的車隊,迎著15公里的逆風,沒人願意帶頭殺出,於是車隊愈加愈長,大師Yildare緊跟在我身旁,不時要超我車,大夥輕輕鬆鬆跟著大車隊騎行了30公里,開始爬坡了,我還是緊跟著前20位車友,隨著坡長車友們的距離也愈拉愈大,大師不見了,阿Ming哥不見了,教皇不見了,愈往山裏去,霧氣也愈大,能見度不到三米,在右轉NF-99號道路還出現短暫的陽光,不過整遍山還是被大霧所包圍,氣溫也在15度以下,到了Cascade Peak折返點約88公里才剛過10點,照完了像就輕鬆愉快的下山去了,到了最後的補給站,看到大會將HPC回程的方向轉了180度從NF-25道路回去,我心想可能大會畫錯方向,看到身旁的車友都還是照原路回去,我也不再多問,吃完了點心,裝完了水,便一個人孤零零的騎回了終點。今年到終點也是我最快的一次,下午一點十分,共用了6小時又4分,第31位回來,不用說又是"金牌"一面。
  大概在1點37分時,驚見大師Yildare抵達終點,詢問之下,原來大會最後放水,我認為大會劃錯的方向原來是對的,礙於不穩定的天氣因素,雖然不是狂風暴雨,大會為大多數人考量,加了折衷路線,比原定路線少了13公里,就這樣,大師糊裡糊塗從折衷點回來得了金牌,教皇也在1點55分回來,也拿了金牌,阿Ming哥在最後補給站趕時間不停車,錯過了"放水點",和我一樣走原路回程,最後在2點零7分回來,挑戰成功卻拿了銀牌一面,這突如奇來的三面金牌卻氣走阿Ming哥,阿Ming哥即刻變成"憤怒鳥",拿金牌都是敵人,我們也立刻閃人,奉勸阿Ming哥做人要"淡定",騎車要"淡定"啊,阿Ming哥。
 
   事後有車友反應大會不該放水,嚴厲批評大會執法不公,好像不依規定騎完全程的車友都沒資格拿金牌,想必這位車友應該是為了拿不到金牌而大動肝火,還發文臉書大罵HPC荒唐、愚蠢、笑話,連"F"word 都出來了,更有未曾騎過HPC或單車的人還幫他按個"讚",還評論大會應該如何如何,還有人題詩諷刺,拜託喔,獎牌不是金牌,我是不知道他們評論的資格是什麼?我連續五年參加HPC,我才是最有資格批判,難到他們不知道HPC不是比賽,只是一個單純的騎行活動,它只有"限時"不是"計時",活動網站也講明了是"挑戰自我",不是挑戰別人,金銀銅的獎勵是純屬"娛樂效果",是自我認定的獎勵,只要完成大家都是拿同一個獎牌,大會最後加入新的折返點,不過就像Gran Fondo加了個Medio Fondo,如果Gran Fondo 可以拿金牌,那Medio Fondo就不能拿金牌嗎?他們雖然少騎13公里,他們也沒偷機取巧,也是靠他們自己的力量完成,任何人都沒資格用不公平的態度來否認其他車友的騎行,只因自己的感受就要否認HPC,這樣是對是錯大夥心裏有數,拿金牌的認定是自我本身而不是別人如阿如阿,大會沒有錯,只要不影響騎行的決定,何錯之有?騎短或騎長的車手也沒有錯,錯就錯在看到別人拿金牌的心態,請捫心自問,是為了什麼參加HPC?如果把金牌放在第一順位,那就請專心挑戰自己在七小時內完成吧!畢竟是自己決定報名參加的,參加HPC應該是愉快的騎行,不管結果如何,只要是你的朋友,都會認定你的努力,在Finish Line分享你完成的喜悅,這才是最大的金牌,不是嗎?

   教皇Anthony以63歲的高齡等一次參加,就能拿到金牌,可喜可賀,大師Yildare更是一絕,他說他明年60歲繼續再來,不過要拿"銀牌",因為他金牌、銅牌都有了,三次拿足了金、銀、銅,這個紀錄應該是本隊無人的破的,阿Ming哥週五從香港回來,週六又遠征HPC,舟車勞頓加上時差,以超時七分鐘氣拿銀牌,精神可嘉,最後我還是老話一句"不為了爭取名次,為的只是壯麗的風景",金牌銀牌不是痴人發夢,也不是回首一場空,是自我挑戰的夢想,只要盡了全力,這美麗的騎行過程,與車友們的祝福,才是跟著你一輩子的金牌,你說是嗎?
感謝阿Ming哥友情參與

好像RAMROD見過他

大師怕的就是迷路,趕緊把GPS設定好

前30公里跟著這群車友省了不少力氣

細雨綿綿是爬山的好天氣

起霧了

我第一個補水站,只停了3分鐘,也在此遇見Helen姊

這路段天氣淨空,還能看到陽光

被火山灰吞噬的山坡,過了20幾年,總算長出些小樹欉

第二位下山的車友,快了我近20分鐘,第一位衝得太快沒照到


獨特的火山景緻

封路了,今年到不了Windy Ridge

Cascade Peak 的補給站,今年到這就爬完了,約海拔1,000米
最後一個補給站,在此看到大會新的折返點

臨走前再照一張,之後60公里再也沒停車了

回程時唯一遇見的車友

天氣開始好轉了

在1:10 pm到達終點175公里,此處拿紀念品和啤酒

吃熱狗的地方

舊的熱狗哥走了,新的熱狗哥可不給你吃到跑

愈來愈多的車手回來了

單車停放處

需付費的按摩服務

大師挑戰金牌成功
教皇說: 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末強求,有機會2013再見了

鼎泰豐 - Bellevue

  講起吃小籠包,在台灣應該沒有人不知道鼎泰豐,兩年前鼎泰豐在西雅圖的Bellevue也開了間分店,打從開店至今,依舊是西雅圖十大人氣排隊王名店,店址為於Bellevue Microsoft總部大廈的二樓,店內還附設酒吧,裝潢十分豪華,此行HPC途經Bellevue就和大師Yildare品味鼎泰豐的小籠包,回味家鄉風味,大師Yildare覺得口味平平,一家餐廳要做出每一道菜都合客人口味是很難的,我認為鼎泰豐至少做到了每道菜都在水準之上,也許沒有大驚艷,在口味上是沒什麼好抱怨的。
每次來至少要排半小時以上

開放式廚房,不怕你學

連外國人都看得懂的菜單

鼎泰豐餐點的特色就是清淡,但又不失其風味
TESLA 電動車

   在Bellevue Square Mall 逛街時看到 Tesla 電車展示,完全不用汽油,在家就可充電,在兩個月前已在美國上市,門市人員說在11月中旬也會在加拿大溫哥華設立門市展銷,依據官方網站的資訊,Tesla 這款稱為Model S型的四門純電動轎車,據稱可行使里程依據不同的電池配備,可有480-600公里的表現,靜止到加速100公里約5.56秒。在快速充電站充電僅需45分鐘。電池組的保固期達7-10年,整車保固則有34年。
 目前公布售價為57400美元的這款轎車,在美國可享受7500美元的購置減免,因此實際買價不及五萬美元。此外他還有額外配備如高解析度螢幕、衛星導航系統、3G通信設備以及21吋合金輪圈等。官方網站在此
後置的電動馬達

電池位於底盤

可在家充電或到快速充電站充電

雖是電動車,但跟一般高級房車比較"有過之而無不及"

沒有引擎就多了置物箱

充電把

內置GPS及電腦,超大螢幕完全觸控

電動車業的龍頭

高效能電動馬達

超大螢幕的GPS一目了然

Monday, August 20, 2012

RSVP - 西雅圖到溫哥華兩日"派對"騎行


各位看倌大家好:

   由Cascade Bicycle Club所舉辦的第31屆與32屆的RSVP和RSVP 2 (Ride from Seattle to Vancouver and Party)在本週17與18號分別舉行,原本RSVP的活動是一年一次,但是由於它是跨美加兩國的活動,礙於安檢問題,加國海關只準單日放行1,200人,所以每年年初不到5天早已賣完,大會為了順應廣大單車友的要求,從前年開始加賣第二梯的RSVP 2,同一個活動、同一條路線,分前後兩天出發而已。

   還記得2006年的RSVP可是我對單車活動的啟蒙,當時的我對超過一百公里的騎行都有困難,更別說是騎兩天了,在每週日例行繞Richmond 60公里騎行,還不到最後衝線早已落隊,回家還要躺半天,曾幾何時不知騎行的目的為何?經由教父Boon哥的介紹得知了RSVP,所以RSVP也是我和教父Boon哥的結緣之旅,在教父Boon哥的帶領下,籍由單車活動去體驗不同的人生觀,快樂的騎行與學習的分享,在2007年結識了阿Ming哥後,更加深我對騎行的認知,簡單一句話:"我要去騎,我要騎完它"。被熱血阿Ming哥激發的騎行次數,相信各位團員是有目共睹,沒有他們也就沒有我的騎行故事,實在是感謝他們。

   這個有"Party"派對的騎行,看字面上就應該是愉快的活動,參與活動的車友也偏向年紀較大的"大哥哥大姊姊"們,RSVP從西雅圖出發至Bellingham為第一天約170公里,第二天由Bellingham過加國海關到溫哥華市中心約130公里,活動適合兩人以上的團員報名參加,由於人數不多,又不是比賽,騎得快也不會有人跟著你,你也找不到好的車隊去跟,一個人參加可是會悶到發慌喔。阿Ming哥今年首次體驗RSVP還好有臉書結識的車友同行,我已參加過兩次RSVP,我就在RSVP第二日到加國海關與阿Ming哥會合。

   早上五點醒來聽到窗外風聲呼呼大響,上網看天氣,媽呀~26公里東風,從Richmond到Langley一路向東可是會騎到腿軟,還好等到6點半出發前,風速已降到15公里,陰暗的天好像會下雨,又把雨衣帶上,從家裏到海關有60公里,又得趕在8點半與阿Ming哥碰面,心情緊張到心跳加快,不過在一出門坐上單車後,原本耽心的念頭早就忘掉了。

我的RSVP Day 2 騎行資訊,坡度5的有8個

Alex Fraser Bridge,1986年大橋通車時是全球最長的斜拉橋,現已在前30名以外

156街前,好大一個無線電塔,到海關是264街,還有100多條街

Langley "一條街"

Aldergrove海關的地標

美國隊長現身了

迎接阿Ming哥回國

阿Ming哥帶著"王子"騎行美加兩國


進入加國後唯一的Official 補給站

到溫哥華參加派對的"大哥哥、大姊姊"們

又見"滑板哥",我當面向他問好

滑板哥James Peters 的毅力令人佩服,他用兩天從Seatttle to Vancouver 近300公里

歷史的一刻,阿Ming哥與滑板哥同行

幽美的Fraser河泮

Golden Ears Bridge 專為單車客設計的環狀Bike Lane,應該可以排名世界第一

過Golden Ears Bridge可是要付費的,不過騎單車免費

阿Ming哥帶著"王子"在橋上留影

中國版的T1000

與阿Ming哥參與RSVP 2的車友在終點站合影
回家的路上途經Stanley Park又碰到遊行

有墨西哥的Mariachi

街上滿滿的遊行隊伍

佛車出動了

Color Me Rad - Vancouver 5km Run
August 18th 2012

  


  本週六騎行至UBC又見封路,以為又是另一馬拉松賽事,卻看見所有的跑者被噴得五顏六色,個個興奮不已,這麼另類的比賽,還在北美不同城市舉行,要體驗美洲年輕人的熱情,這個短短的5km Run,保證讓你驚喜,連我在旁騎單車看到都想加入,有興趣的朋友可至官網查詢。


這彩色粉是用玉米粉加食用色素

Vancouver Zombiewalk 2012 August 18th


   週六繞行過UBC後,繼績往Stanley Park前進,快到Denman St.時又驚見僵屍在街上遊走,溫哥華果然是多元文化,連"僵屍一族"也都來驟熱鬧,還好他們一年只出來遊行一次,對"僵屍文化"有興趣的朋友可到他們的網站看看。

僵屍行走路線圖
照片取自網路
照片取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