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rch 19, 2018

新春遊三湖200公里 Lake Roesiger, Lake McMurray, Lake Stevens


各位看倌大家好 :

   養傷沈寂了一年, 終於等到西雅圖超級Randonneur系列的騎行, 所謂養傷, 不暪各位, 去年5月在外面車的時候 一個不小心竟被大貨車迎面撞到, 整個人彈飛到路旁, 左手手掌骨斷了一根, 而曾陪伴我上萬里路-熱血的可樂果(Colnago), 它可是全身多處骨折,也因此離我而去, 阿彌陀佛, 正所謂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斷骨處打了兩支鋼釘,聽醫生說好像是鈦合金的,手術後當然又是數個月的復健, 右手雖然沒斷也好不到哪去,醫生說有碎骨,但還不到開刀的程度,剛開始兩隻手包得跟拳擊手一樣,生活不再像往常一樣,吃飯上廁所都要有人幫忙,復健是緩慢的,以為手不能動,還可以跑步,於是 在一個晴朗的日子裡, 我唱著歌愉快地在外奔跑,哇啊~一個不留神,踢到了一個石頭,我撲街了,兩腳膝蓋擦傷流血,四肢都受傷了,只好在家乖乖的休養一個月,Boon哥聽到我的近況,建議我去游泳, 只可惜我不黯水性,只能在家壓壓trainer了,在zwift上散散心了~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明年2019第19屆的法國PBP已經開始倒數, 真是令人期待, 所以今年的騎行, 除了重點在訓練體力外, 也是決定預先註册的一年, 由於PBP報名人數限制在6000人, 所以大會會依你今年所完成單次最長的距離, 給予優先註冊, 不過還是需要在明年完成200,300,400,600公里的認證騎行, 才能完成註冊, 所以我的目標是今年能完成至少一次1200公里, 先把優先註册門票拿到手, 前進PBP之路也就完成一半了。 

   每年的第一個騎行, 都是在隊長Mark的號召下擧行, SIR (Seattle International Randonneur)的傳統就是每次規劃的路線, 一定會有人先試騎過了, 試騎人員大都會標記商店和上廁所的地方, 聽Mark說他們一個月前試騎還遇到下雪, 真是十分佩服他們對活動貢獻的心力, 有別於其他的單車活動, 這也是吸引我參加的原因之一, 規劃的路線都是在好山好水的山林小徑, 真是騎過一次就上癮, 每次活動都能愉快享受一天的騎行。 

   活動是早上7點開始, 現在加幣跌的厲害, 為了節省旅館費用, 還是從家裡出發到起點, 起點在離西雅圖不遠的Kirkland市, 車程只要兩小時, 早上4點出發過美國關, 時間措措有餘, 到了起點在車内稍休息, 參加的車友們也陸續到達, 下車時看到隔壁車上冰光閃閃, 看到温度-1度, 心裏涼了一半, 還好禦寒的裝備都有帶, 雖然今天的天氣是晴天, 在出發前還是凍得我手指發麻, 每年第一個法國認證的騎行, 差不多所有的隊友全數到齊, 還有不少新面孔, 遇見從越南來的車友John, 他說他想參加明年2019的PBP, 是他人生第一次PBP, 今年來試試水温, 從200km開始, 好不興奮, 再與車友問好寒暄後, 在隊長Mark道路提示後, 開始愉快的騎行。

   此次騎行重點是從 Kirkland市出發, 沿東北方往上至Snoqualmie Valley和Monroe, 沿Roesiger湖和Jorden路到 Centennial 單車道, 直上McMurray湖折返回Kirkland, 前幾次的騎行, 都是在接近半夜的時候經過 Centennial bike trail, 在漆黑的道路上, 常常被野兔或喜歡半夜出來散步的人嚇到, 今天很難得能在白天通過, 單車道的美景盡收眼簾, 感受十分的不同, 前半路還能跟車友Thai邊騎邊聊天,  快到折返點時,  Thai爆胎叫我先走, 於是我又跟著其他車友折返, 最後50公里肚子餓了半死, 想說快到了便不想停車花錢吃東西, 飢腸轆轆再也跟不了, 只有自己慢慢騎回終點。

幾乎沒有爬坡,一般人都能愉快的完成

夫妻檔能同心協力來參加,他們的毅力令人佩服

拉琴的是Brad,他很熱情為我們演湊一曲

宇宙級的騎士 Vincent,才三月初已經騎行近萬公里

Wahoo Elemnt Bolt 已經是SIR指定用導航器

雖然只有零度,看到那麼多人參與,又熱血起來了 

新年新氣象,牛逼一下,留個鬍子

這是西雅圖 Davidson 手工客製鋼管

難得一見的Alex Moulton單車
雖然是早上七點出發,幾近零度的低溫,凍的我手指十分疼痛

跟著Thai 和Evan一起騎了近百公里

有霧氣的地方再降三度
一路上跟這兩哥們說說笑笑,雖然寒氣逼人,整條路都是我們的笑聲



第一個檢查點Lake Roesiger Store,由隊長Mark親臨蓋章

Lake Roesiger Road 是條不錯的森林小陘 

左右一大遍森林被砍掉了,不知是否為了防火

80公里處Thai爆胎了 ,本來想等等他,他叫我先走

Centennial bike trail 也是RSVP必經道路
白天是條美麗的單車陘,晚上就恐怖些~


Lake McMurray Store是折返點(約112公里) 
新單車還沒著落,過渡期先用老Trek Y Foil 頂著先 (真不適合長途騎行)



跟著他們一起完成 

Lake Stevens Store 是最後的檢查點,只剩下50公里就收工了

這老兄騎三輪單車,給他比個讚啦~

Sammamish River Trail 也是條不可多得完美單車道

SIR的傳統就是要安排一段碎石路考驗大家

嘿嘿嘿~完成了

終點在Chainline Brewery 啤洒屋

隊長也提供Pizza與我們分享 

月底的環 Camano 島300公里再會了

Thursday, April 20, 2017

體驗台灣如來神掌 2017 Taiwan Buddha's Palm


各位看倌大家好:

   今年回台灣本來還在考慮遇到那騎車, 在搜尋北台灣的單車路線時, 驚見傳說中的"如來神掌" 路線, 這麼驚爆的路線, 不親自體驗一次, 對不起自己的單車。於是便參考了網上車友的路線圖, 依樣畫葫蘆, 回台灣練功去了~

   每次回台灣探親時間都很短, 這次又有老婆相隨, 行程滿檔, 別說可以先到外頭台練練車, 連要騎個U Bike都有困難, 還好在最後離台之前硬擠出一天的空檔, 總算騎了沒有遺憾, 首先要感謝發現此路線的車友, 觀光局應該頒個獎狀給他或給他立碑, 如來神掌 - 到台灣一定要親自體驗的騎行路線。

    出發前只有簡易的規劃, 其實我功課做的並不多, 所謂"要練神功,必先自己做功課",想想才100多公里, 隨便騎也能騎完, 上路才發現岔路實在太多, 有不少路段走錯地方又要繞回來, 還有些路段我劃錯路線, 又要臨時找路, 好不折騰, 不過沿途的美景, 懷念的美食和台灣特有的人情味, 讓我又完成的美麗的騎行, Thank you Taiwan。

  入陽明山後我是以逆時針依序為大姆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 再上巴拉卡劃完手掌收工, 以下附上指頭的該注意轉折點:

大姆指 (金山區公所中正路左轉中山路)
指間(北22/北21)
食指(淡金公路聖安宮)十八王公廟
指間(百年梯田/石門嵩山)
中指(濱海公路左轉北16) 下次應該騎至富貴角燈塔
指間(青山路右轉北11)
無名指(濱海公路轉福海路)
指間(101右轉大湖路)
小指(淡金左轉北12)

   導航是用Garmin Edge 800 (今年會升級Wahoo Element), 遇到轉彎叉路多的地方反應很慢, 用手機精準度高很多, 大概要爬六個山坡, 每個山坡各有各的景緻, 只有騎單車才能慢慢欣賞, 騎行時還發生一些小插曲, 行進時沒有好好檢查路線, 走一段路竟下衝到山中民宅, 還好屋主很客氣的引導我扛著單車走下坡, 不關Garmin的事, 不過騎錯半路 才說我 Off road, 反應慢了些, 在最後在和成土雞城的雜貨店稍做補給, 上巴拉卡公路已是天黑, 一路摸黑回台北了~

後記

   其實很早就想分享這篇文章, 只是回溫哥華後騎車出了車禍, 養傷之時已經沒有的心思寫作, 一拖就是一年, 後面還有400, 600, 1000公里的認證騎行, 日後有時間陸續補上, 2017不是我的騎行年, 在路上遇到的狀况很多, 幸運的是都能平安的完成, 希望在2018能有更多的騎行分享給各位, 下次見了~


這就是享譽北台灣的"如來神掌",160公里總爬升3000公尺以上,是練就"天殘腳"的好地方
今天出門太晚, 早上與上班族一同爭道
單車要與機車共享道路過橋
不仔細看地圖, 真得會錯過這個路口
一上劍南路就開始爬坡
劍南路是條不錯自行車道
大半年沒騎車, 騎得我氣喘如牛, 先停下喘口氣先
從這裏就是要上大姆指了
至善路從71巷上平菁街

看到路旁有許多釣蝦場,又想到年輕時我也愛釣蝦 (找71巷騎過頭,過釣蝦場就是71巷)
台灣特有的髮夾彎,增加不少騎行樂趣
坡度不大,大盤還可輕鬆上
這個標誌是不是注意左右來車?
台灣山路地型就是路窄急彎多,最適合騎單車了
到了驛站當然要停車喝喝水
才四月初已經有25度,開始感受太陽的威力

巧遇三位一同上山的車友
跟著他們騎行了一段,其實我想問問路
陽明山公園是騎車必遊勝地
電台發射站,在加拿大很少見
又爆胎了, 怎麼今年爆胎次數超多
說真的這是我第一次騎上來,沿路充滿了驚喜


不愧是國家公園,景色十分美麗,山稜線不再是墳墓、廟宇和靈骨塔

挑戰如來神掌,無意間體驗陽明山的美

 (點圖放大)

台北人是幸福的,因為有陽明山

雖然肚子大了,為了美麗的山景,也要騎車來朝聖
到處都是令人放空的景緻


到這還沒開始上大姆指,已經花了半天時間

( 點圖放大)

嘿嘿~過橋了~
( 點圖放大)



這裏的水溝蓋要稱讚一下

亞洲才看的見的稻田
大姆指指尖 聖德宮


往指間就是要爬坡了

鄧麗君記念公國沒時間逛了

看見涼亭自然要停車休息喝喝水

好大的十八王公

不知為何....忽然想要敬禮
再會了十八王公

又到了美麗的濱海路線

說真的, 國道2號的濱海公路真是條世界級的美麗自行車公路

來瓶保佳適能量補給吧~ 蜂王漿+人蔘, 號稱韓國第一的能量飲料

向第二指間邁進

不路不稱讚一下,一路上幾乎沒坑洞

四月了還能看見櫻花

這就是著名的百年梯田
台灣的梯田不輸秘魯馬雅梯田


挑戰如來神掌,絕對會給你另一種騎行體驗
前方又有櫻花林


到了第二指頭 富基漁港

彩繪煙熜很特別

又騎到了太平洋
前面一大排廢棄公寓(海灣新城),為什麼會在那好山好水的地方?
到了第四指無名指的指頭



往無名指和小指間入口,不注意又騎過頭

又開始上坡了

這裏有不錯的櫻花道

又到了Garmin精神錯亂的時候
騎了一大段路才說我離線了

往小指間繼續奮鬥

老榕樹也是在台灣常見的樹種

原則上我不知道我在那?

下午高溫悶熱有點受不了

總算要下坡了

最後補給站 - 和成土雞城旁的雜貨店, 再往上就是巴拉卡公路
雙手雙腳差不多半熟了~